陈雪飞,1988年出生,山西大同人,汉族。本硕博均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2020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20-2022年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阳集团官网8722西夏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现为太阳集团tcy8722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华文明起源、辽宋夏金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研究等。主要承担《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古学理论与实践》《考古绘图与摄影》《中国通史(一)》等相关课程。
一、发表论文
《聚焦河济聚落,追踪中华文明——首都师范大学丼办“河济地区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术研讨会》《聚落考古通讯》2016.1,独作。
《试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房山区石经山为例》,《文化遗产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1,独作。
《房山区石经山云居曝经台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1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1,第三作者。
《河南郾城皇寓遗址二里头文化陶器工艺及特征分析》《中原文物》,2019年第6期,独作。
《裴李岗文化陶器纹饰研究》《南方文物》,2019年第6期,独作。
《裴李岗文化聚落形态研究》《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独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党项丧葬观念的考古学研究》《西夏研究》,2022年第4期,独作。
《中原文化影响下的西夏陵陪葬制度研究》《西夏学》,2024年12月,独作。
《公众考古视角下西夏陵区保护与利用研究》《西夏研究》,2025年第3期,第一作者。
《西夏陵北端建筑遗址瓷器类型研究》《民族艺林》,2025年第4期,第一作者。
《彭阳张湾金墓“镇宅大吉”“风花雪月”字样象征意义研究》《宁夏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8期,第二作者。
二、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黄土丘陵地带宋夏金墓葬研究》,在研。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夏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已结项。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南新郑唐户遗址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在研。
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宁夏文物创意产品研究》,已结项。
三、课程思政
主持太阳集团官网8722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研究项目《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在研。
主持太阳集团官网8722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博物馆学》,在研。
四、人才工程及获奖
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批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青年托举人才培养项目
在2023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资源征集活动中,“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的授课课件和教案获一等奖。
2024年西部联盟第一节课程思政案例大赛《展览内容策划》二等奖。